疏松“板結的地方”營造“茂密的竹林”
近聞一大一小兩家企業,大企業技術力量強,但產品多年單一,沒有市場。后來新上一項目,產品質量跟不上,廠里派人去外面人才中心尋找這方面技術人員來解決,沒想到推薦的竟是本廠過去跳槽出去的技術人員,廠領導一聽連連搖頭,拂袖而去。而另一家小企業盡管技術力量相對薄弱,但拳頭產品開發不斷,有些還被評為這優那獎,市場很是興旺。尋其原因,答曰:前者 “牛刀殺雞”,大材小用;后者“沒有馬用騾子頂”,能用的全用上了。
要干一番事業,總得有人,只有物盡其用,人盡其才,善于知人、用人,方能成大功、立大業。燕昭王求士,問郭隗該如何去做。隗答:“先從隗始”。于是,燕昭王就為隗筑宮,并拜隗為師,使樂毅從魏來,鄒衍自齊來,劇辛自趙來,聚集燕國,使燕國從此走向強盛。
現今,人才市場旗幡生輝,動人心弦的招聘啟示隨處可見。許多企業在沖破“圍城”,走向市場時,高筑鳳臺,銅簫長吹,讓人好不心熱。但在眾多的人才流動中,卻發現“孔雀飛,麻雀也飛”,有些甚至“米籮偏要往糖籮跳”。從調查中獲悉,其流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對方能知人善用。
蓄水,意在養魚;造林,心在鳥來!八铘~知樂,林茂鳥知歸”。愛才求才擁才,關鍵在于用才。其實“世上無無用之物,人間無無才之人”。用才實是用人,每個人都有其優點,問題是如何去用。時下,在用人上普遍存在著三種現象:一是冷落感,不被重用;二是緩慢感,論資排輩;三是狹窄感,前景渺茫。另外,除人才本身因素外,在選擇使用人才上,有時或多或少會摻雜著用人者的感情成份,“坐偏凳子”現象常常發生。就像一副條幅上寫的:“說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;說你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!比绱巳瞬庞^,勢必形成一座山上只有一支歌,一條江里只游一條魚,到頭來只能是“將熊熊一窩,兵熊熊一個”。
其實,“人皆可以為堯舜”。要搞活企業,就必須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,真正發揮每個人的作用,應該做到;其一,消除認識上的盲區。不能一葉障目,“有眼不識荊山玉”,要不斷創造條件,尋找使每個人施展才能的機會。其二,克服思想上的誤區。不要“前怕老虎后怕狼”,要給人以信任感,發掘每個人的潛力,盡展各自的才華。其三,走出工作上的禁區。不要“杯弓蛇影”,求全責備,“以人之小惡,亡人之大美”,要尋找“閃光點”,讓云雀去唱歌,讓仙鶴去跳舞。
“牛刀殺雞”也好,“騾子頂馬”也好,皆在講一個“用”字,用得好,事竟成,用得不好,將會誤事,甚至壞事。用人也如此。只有造成一個促人上進,鼓人奮進的氛圍,方是上策。有道是“竹深云自宿”,只要我們努力從實際出發,精心培土,疏松“板結”的地方,就一定會出現一片托著云霞且欣欣向榮的茂密竹林,
「該帖子被 杏林 在 2019-7-15 10:59:42 編輯過」